案例特点:这是个重点高中毕业、正在北京一所普通大学读大一的学生,高中和大一均成绩优良。她申请了加拿大一所名牌大学的工商管理专业并获得录取。她父亲是北京一家大型房地产公司董事长,家庭经济实力雄厚。但签证时,该生却因“资金不够可信”为由被拒,实际原因是该生家长不屑于按照使馆要求提供明确具体的收入证明信。二次申请时,在逐项满足了使馆要求之后获得签证。可见,即使条件再优越,也应避免以国内想当然的办事习惯去处理国外的事情。
学生: Z , 女,北京市人
教育背景: 2001 年毕业于北京某重点高中, 2001 年至出国前在北京一所普通高校读大一。高中和大一期间均成绩优良。
基本情况:该生的第一次申请中提供的父母收入证明过于简略(比一般家长的收入证明还要简略),虽经我们诚恳指出,仍拒绝提供详实版本,并称以其公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使馆没任何理由怀疑留学这点儿钱对他们家庭会构成问题。我们提醒这样可能导致拒签,但该生家长对此忠告未予采信。结果,当收到拒签信后,发现不仅签证官认为该生家庭资金不够可信,甚至对其父母职业的真实性也存有疑虑。
难点在哪:显然,此案被拒的主要原因是初次申请时未能认真遵守使馆的要求。为了打消签证官的疑虑,二次送签时文件必须格外扎实,能经得住使馆任何仔细或粗心的调查(调查仔细是好事,因为事实越查越明。遗憾的是,出现调查结果与事实不符的情况时,往往是因为调查得不够仔细、不够深入)。
我们的申辩要点(对该生家长):初次申请的拒签使该生家长既感到意外,但也引起了他们的重视。该生父亲终于第一次来到了我们公司,大家坐下来坦诚交换意见,就一个基本的原则达成了共识:既然申请别国的签证,就理应遵守该国使馆的具体要求。
办案过程:第二次申请,该生家长提供了更详实的材料。使馆也果然对其公司、任职及收入进行了两次调查。当使馆要求提供银行存单原件时,该生家长虽又表现出不耐烦和不信任,但我们还是说服他们予以配合。
申请结果:获得了签证。
专家评点:对一部分成功人士来说,去到另一个国家时,首先需要适应的一点就是在新的规则面前及时调整心态。起码不应该蔑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