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毕业之后有什么打算?”
“你会选择留在美国吗?”
“既然你那么喜欢美国的学术研究环境,为什么不留在美国?”… …
这是大部分赴美求学者面签时都被问到过的,有些问题比较直接,有些问题则设有陷阱。目的很简单,就是探测赴美留学人员的移民倾向,并伺机刷掉。相信很多人也知道,移民倾向往往被作为赴美签证比较重要的考察点。不过在我辅导的众多留学签证当中,这几个学生的经历让我对这个摆在桌面上的制度化关卡有了更理性的认识。
刘同学
毕业院校:北京某名牌大学
GPA:3.8 TOEFL:108 GRE:1450
研究背景丰富,参与过国家社科院多项项目研究工作
录取院校:哈佛大学工程科学硕士
签证用时:27分钟
“累!”这是这个学生在和我谈起签证过程的第一个字,他说整个签证过程就好像是论文答辩,他基本上把自己做过的所有项目概括描述了一遍,甚至还有自己即将开始的学习和研究计划。最后他不禁询问签证官为什么这么有兴趣。得到的答案是,签证官本人在这份工作之前就是从事这个专业方面工作的… …
签证官甚至没有仔细看他提供的材料,先是看着电脑打字,之后都在用心的听他的“讲座”并提出问题适当的交流。当然他顺利的拿到了签证,整个签证过程他没有被问到毕业后打算的问题,甚至没有提及资金来源证明方面的问题,取而代之的是一句祝福:“欢迎你来美国,相信你一定会在这个领域为人们带来贡献。希望以后有机会再听你的讲座,非常精彩!”
王同学
毕业院校:北京某重点大学
GPA:3.9 TOEFL:105 GRE:1410
权威专刊发表过几篇专业文章,参与教授针对美国次贷危机的研究项目
录取院校:芝加哥大学经济学博士
签证用时:9分钟
“有一种被求着签证的感觉~”王同学这样概括自己签证后的体会。在看到王同学的申请材料以后,签证官的脸上已经是很放松的笑容了,后来问及研究方向,王同学就简单的把最近的研究项目简单的介绍给她。正当提到美国次贷危机研究的时候,签证官两眼一亮,“你也做过这个研究吗?”王同学就顺着话题,把自己将赴美求学的方向和目标,以及和美国教授探讨的经历说了出来。这个签证官显然不是学习经济的,她没有准备听,而是边撕条边问王同学赴美时间,“祝你好运年轻人,美国需要你!”用一句几近戏谑的话结束了面签。
这是两个具有代表性的例子,由于他们的专业背景都不错,所以在面签规划的时候,我们把专业问题研究经历和计划作为了明确自身留学目的的重点。虽然他们的经历稍有些传奇色彩,但是静下心来想:对于如此明了自己求学方向和目的的出色学生,签证官又怎么会轻易拒绝呢。
引用上面学生说过的话:“移民倾向?他们好像不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