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同学基本情况
毕业学校:中国某大学
所学专业:生物科学
基本成绩:GRE 1413+3,GPA3.4,IBT 105
申请国家:美国
申请专业:细胞生物学
入学时间:2011年秋季
奖学金情况:乔治亚大学博士全奖!总计21万美金!
前期服务人员名单
咨询师:王老师
职业规划师:魏老师
申请师:张老师
夏·生如夏花
夏:生如夏花之绚烂
这个城市的夏天,喧嚣、拥挤。时光在浮躁中消散成薄雾,漫长,迷茫,不可触摸。绿树成荫的校园里,穿梭着我们的梦想。图书馆里永远是满座,人人都把自己埋在厚厚的书堆里,试图在其中翻寻着自己的未来,或出国,或考研,亦或工作。滋生而出的种种,等待、成功、放弃、失落、遗忘……浓缩为昏暗的灯光,泛黄的胶片。逝去的时光和凝固的遗憾,清晰,迷离,如张张素描,在记忆的影像里沉沦。我们微笑,沉思,成长,直到笑靥如花,或,泪流满面…
…
我的留学路,在这个忙碌的夏日里正式启程——
那个姓周的“老师”,又来电话跟我聊留学了。这是第三次?第四次?抑或,第十次?我忘却了这些无奈的数据,只知道对她的电话由本能的拒绝逐渐转换为一种平静,如朋友般亲切。在电话里,她说起了美加百利。参加过几次所谓的讲座后,我对中介的看法已经由试一试变成了质疑,除了吹嘘那些不知道真假的案例,卖弄过于澎湃的激情,他们还能做什么?但这次,面对周的坚持,我想,姑且再试一次吧。
中关村,北京最繁华的地段,拥挤的人流中,我找到了美加百利所在的大楼——就在那个闻名全国的英语培训机构对面。这是一种隐喻?或者,纯粹只是一种偶然?
接待我的老师姓王,与我的瘦小相比,来自东北的她显得“魁梧”而大气。与以往经历不同的是,这次没有激情的劝说,没有华丽的案例,在十五楼拐角的会议室里,我们平静地交流着留学的点滴。我发问,王老师回答。那种专业、那种认真,让我逐渐释然。当整整两个小时的沟通接近尾声时,我想,就是这里了。
于是,所有的流程就在这样平静的气氛中正式启动——咨询师王老师,规划师魏老师,申请师张老师,三个性格迥异的女人,开始融入我的留学旅途。
选校工作是在魏老师的指导下完成的,上千所学校,琳琅满目的信息足以让我头脑爆炸。魏老师的专业与“快乐”,让我逐渐静下心来。我们一起探讨专业的发展趋势,一起研究学校的专业实力,一起分析教授们的研究方向……从漫无目的到井井有条,这个快乐的女人让我心生依赖。最终,乔治亚大学等十所学校承载起了我的梦想。
秋·“这个世界上秋天深了”
秋:这个世界上秋天深了,该得到的尚未得到,该丧失的早已丧失。
云淡风清,繁华落尽。《纯真年代》里,艾伦对纽兰特说:只有放弃你,我才能够爱你,他们在浮华中挣扎,在冷漠中逃离,在无奈中接受,最后,是无可挽回的别离。许多年后,纽兰特坐在了艾伦的窗下,窗户将反射的阳光着在他身上,一瞬间,纽兰特仿佛回到了当年,他默默最自己说着:“我给自己一个机会,如果船驶过灯塔的时候,她回过头来,我就过去和她说话。”那时江面上波光粼粼,岸上浓浓的秋意弥漫,如梦如幻,而撑着粉色小伞的艾伦在他的想象中缓缓回过头来,如花的笑颜在他心间绽放……
和许多准备出国留学的人一样,我选择了看美国电影来练习口语。这个秋天的《纯真年代》,让我又一次读懂了渴望、放弃、选择以及等待——不仅仅是爱情,还有,我的留学,我的梦。
大三了,尽管已经确定要出国,但面对那些难得的实习岗位,依然难免心动。周末,父亲又来电话了,托人找实习岗位的事情已经办妥:世界五百强,很高的转正机会,丰厚的薪水……而这边,枯燥的文书准备,繁杂的申请程序,迟迟没有进展的科研项目……何去何从?
这个时候,张老师跟我说,年轻的心,应该为梦想而跳动!静下心来,跳过沿途的这些风景,你能看到更美的未来——未知苦,焉知乐?
一语惊醒梦中人。
而后的日子,我们又一起全身心投入到那个追梦的旅程中来。一次又一次地讨论,一遍又一遍地修改,从切入点,到用词斟酌,这个女人的细心、执着、专业,让我不敢有丝毫懈怠。
冬·等待
冬: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入冬了,这个无雪的北方城市,除了灰暗的天空,就只剩下泛黄的土地了,或许,任何东西只有泛黄,才会温暖,一如期待。材料已经都寄出去了,这个时候,除了偶尔去美加百利的论坛灌灌水,剩下的,似乎只有等待。也许成功本身,就包含着一种等待。
春·“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春:“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学校的桃花已经开了,目光所及,随处可见在花间嬉戏的人们,人面桃花相映红——张老师打电话跟我说,乔治城大学的全奖offer已经下达,我的留学路上,梦想终于照进现实!
诗人说:寻梦,撑一支长蒿,向青草更青处漫朔,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