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同学个人档案
Personal Files

毕业院校:四川某大学
本科专业:新能源材料
录取院校:大阪大学
录取专业:新能源材料专业博士
入学时间:2014年秋
进入服务体系时间:2013-3-17






\ 申请足迹
Application footprint

 

2013年3月17日
 
牵手百利天下

2013年3月18日
 
服务团队组建

2013年3月28日
 
第一次职业规划课

2013年4月28日
 
专业确定

2013年6月19日
 
第一所学校确定

2013年7月29日
 
选校结束

2013年4月3日
 
第一篇文书

2013年8月19日
 
所有文书定稿

2013年8月19日
 
第一所学校申请

2013年9月28日
 
完成申校

2013年8月31日


收获内诺
 


To be continued(录取院校分析、签证工作、住宿申请、行前指导、欢送会)未完待续…

   

     
 
\ 成就日语专业学生的太宰治之梦
 

大阪大学文学专业研究生申请成功

         
 

  学生感言:自己觉得非常欣喜和意外,本来心里是十分忐忑不安的,因为毕竟没有日语成绩也没有英语成绩申请是十分困难的。但是百利天下帮我申请成功了排名在前五的大阪大学,我觉得很开心。同时,语言仍然是我需要努力的东西。
 

 

  对于大部分去日本留学的学生来说,学部研究生是个很好的跳板。但是如果学生已经在国内考上了研究生,想去日本申请博士的话,那么可以采取哪种方式呢?直接去考日本的博士吗?
 

  直接考取日本的博士这个倒是一种途径,但是成功率却不高。因为如果我们在中国准备日本的博士考试的话,无从得到目标院校的博士考试重点和考试的动向,无从获得往年博士考试的真题。假设一个学生在中国考国内某大学的博士,他尚且需要去这个大学打听往年考试的真题和最近几年考试的趋势和动向,更何况是要考国外的博士?况且,在中国考一个名牌大学的博士也非易事。那么在中国考日本的博士就难上加难了。
 

  那么还有没有别的方法呢?可以让博士考试成功性更大的一些方法?当然有,且听百利天下高级职业规划陈老师为您讲述D同学与大阪大学的传奇故事。

 

  案例回放:
 

 

  2013年3月17日,是陈老师第一次和D同学联系的日子。打电话之前已经详细的了解了D同学的情况。四川大学的学生,已经在读博士2年级,大学专业学习的是新能源材料。D同学有一个伟大而朴实的梦想,就是想去日本继续攻读博士。专业也是继续学习自己的新能源材料。于是D同学来到了百利天下教育,认识了陈老师。
 

  初步的交流十分顺利。申请日本学部研究生从而考取修士的学生很多,但是申请日本博士的学生并不是特别多。即使如此,百利天下之前仍然是有很多博士成功申请的案例的。陈老师和D同学分析了直接去日本考博士的一些真实情况,或者可以说成不利因素—成功率没有太大保障。于是我们采取另一条途径—走大学院研究生。
 

  下面就要开始选择专业方向了。D同学的院校背景很不错,川大的名气在日本教授心里也是比较大的。专业选择的时候。问了学生大学以及研究生期间研究最多的是哪些方面,学生说是太阳能电池方面的研究。于是陈老师迅速而高效地去大学官网上搜索好了国公立前20太阳能电池方面相关的教授。发现研究这个方向的教授数量十分可观。加之学生以前研究的很深入,所以专业方向很快确定在了太阳能电池上面。
 

  申请老师在学校和专业定位的同时也开始了辅导学生进行文书的写作。在辅导的过程中申请规划师发现D同学有个很大的空缺:日语没有成绩,以及,英语也没有成绩!也就是他是处于双无的情况。没有语言成绩,申请的过程中会遇到重重困难险阻。这是所有老师最担心的问题。
 

  既然语言是劣势,那么就一定要找出能够掩盖劣势的学生的闪光点出来。申请老师发现学生大学期间进行了十分丰富的项目研究,于是,申请老师迅速抓住了学生的亮点,一分闪着金光的文书材料营运而生。学生接下来的申请也是顺丰顺水。教授问起学生语言成绩的时候申请老师传达了学生的誓言:一定在去日本之前学好日语。学生是13年8月拿到的内诺。入学时间是14年10月,在百利天下老师的督促下,学生在这期间完全可以发愤图强,学好日语。

   

 

 

  

\ 百利天下

用专业为学生服务




D同学优劣势分析


\

 

  

 

  院校背景好—211、985大学,研究项目多。

 

 




\

 

 

 

  语言双无--无日语成绩、无英语成绩。

 

 

 


 

\

 

  

 

 

  1、准确专业定位:职业规划师根据学生大学丰富的项目研究经历给学生进行了准确的定位,申请过程中使学生尽显专业优势。
 

  2 、文书扬长避短:申请老师通过发掘学生的亮点,为学生申请保驾护航。

 

 




\ 你的优劣势 我来分析
\ 用专业服务点亮每一个学生的精彩


   

\  

为什么申请大阪大学太阳能电池方向?


\

 

 

 

 

  大阪大学的太阳能化学研究中心,在平成13年(2001年),以将来的能源资源和环境保护技术的开发为目标的进行研究,因此大阪大学学内共同教育研究设施成立了。主要在太阳能源的化学利用方面为研究重点,进行独特的研究活动。太陽エネルギー化学研究センターの起源は、1981年に創設された基礎工学部附属「太陽光エネルギー化学変換実験施設」にあります。センター建物の玄関には、実験施設創設を記念して、Melvin Calvin教授(1911-1997年)から当時の施設長であった坪村宏名誉教授(1927-2008年)に贈られた色紙が掲げられています。Calvin教授は、植物の光合成における炭素固定回路(Calvin回路)を解明した業績により、1961年にノーベル化学賞を受賞されました。同教授は、後年、エネルギー問題に関心を持ち、地球規模での代替エネルギー開発を目的に、高収率で油脂を生成する植物や人工光合成の研究をされました。坪村教授は、Calvin教授の講演を聞いて感銘を受け(1971年頃)、それまでの分子化学を中心とした研究から、広い意味での「人工光合成」に、研究方向を大きく転換されました。その研究成果に、高効率湿式太陽電池、色素増感太陽電池、可視光型光触媒による高効率水素生成などがあります。これらは、世界の研究を先導した成果として知られています。当センターは、この学問的系譜を継承し、化学プロセスで製造できる新型太陽電池や、高効率光触媒の研究を進めています。また、微細構造を制御した表面を反応場とする光エネルギーを利用した物質変換反応や、液中の微量イオンの光化学的検出法など、光と物質の関わりに由来する新しい研究領域も開拓しています。
 

  大阪大学太阳能化学研究中心的起源于1981年创设的基础工学部附属“太阳能能源化学变换实验设施”。 Calvin教授,研究了植物的光合作用中炭素固定电路(Calvin电路),并在1961年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该教授在晚年,关注能源问题,在地球规模的代替能源开发为目的,研究高收益率油脂生成植物和人工光合作用。坪村教授,听到Calvin教授的演讲而感动(1971年左右),把之前的以分子化学为中心的研究,转为广义上的“人工光合作用”,研究方向很大的转变了。其研究成果为,高效湿太阳电池,色素敏化太阳电池,可见光型光触媒高效氢生成等。这些都成了引领世界的研究成果而闻名。大阪大学的太阳能源化学研究中心,继承了这种学术研究体系。

【独家稿件声明】本案例来源百利天下留学成功案例,未经许可不得转载;经许可后转载务必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

微信“扫一扫”,百利天下留学案例全知道!
或搜索公众微信“百利天下教育”、“bltxjy”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