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同学基本情况
毕业院校:北京某大学
所学专业:理论力学
学习成绩:日语N2,托福80
录取结果:大阪大学理论力学硕士
入学时间:2014年春
进入服务体系时间:2012-10-13
Z同学申请优劣势分析:
优势:出身院校好--北大;申请专业较为冷门,竞争压力较小;学生有托福成绩;
劣势:研究经历不足;课外活动、社会实践几乎一片空白;没有任何的日语成绩;托福成绩80分,不是特别高。
申请攻略:
1、学校和专业的结合筛选: 在选校的时候也要明确学生的申请专业,结合专业和课题选校。选校根据学生的条件划分档次,保证学生有可以冲刺,始终和保底的院校。
2、发掘亮点:文书老师根据学生申请的专业和背景设定文书风格。即使在套磁时间紧张的情况下也要保证文书的质量。
3、 抓紧时机:在服务学生的过程中为学生把控之间节点,如果因为学生自身的一些特殊情况导致推进缓慢,要跟学生和家长强调时间节点。保证学生的知情权。
案例回放:早申请早规划--大阪大学理论力学硕士
回想起Z同学的申请过程,第一个感觉就是这是一场持久战,而且造成持久战的原因和校方没有任何的关系。为什么这么说呢,让我们回到Z同学起初牵手百利天下的时候。
2012年10月13日,Z同学就签约进入百利天下。通过和学生沟通知道Z同学是是北大的学生,因此有机会公派到新加坡去留学,所以学生想上一个双保险,申请日本的学校一定要比新加坡的学校好。服务团队的老师们非常能体会学生的心情,开始分析学生的背景信息,以便拟定最佳的申请方案。
经过老师们的分析,Z同学北大的出身是很有竞争力的,申请的专业理论力学也比较冷门,因此Z同学在申请上有得天独厚的申请优势。但是除此之外Z同学似乎没有更多的优势了。Z同学性格比较内省,学校活动和社会实践几乎一片空白,在校期间的研究经历也很不足。而且Z同学在申请的过程中没有任何的日语成绩。
面对这样的优势和劣势同样明显的学生,职业规划老师在给学校选校的时候就开始思考如和协调冲刺院校和适中院校的问题。为了更好的解决学生的问题,职业规划老师需要和学生先定一下意向专业、课题的方向。这个问题不先解决直接进入选校阶段是不科学的。由于学生考虑的问题比较细致和谨慎,定研究课题用了接近三个月的时间。之后职业规划老师建议快马加鞭进入实际的选校阶段,但是学生由于要结婚,将留学申请搁置一段时间,一直到13年7月份才最终定下学校。定下的学校的档次划分的非常科学:将东大,东工大,大阪定位冲刺院校;将名古屋、东北,北海道、筑波作为学生的适中院校。学校是选好了,档次划分也很科学,但是由于时间太晚,学生已经失去的套磁的先机。14年4月入学可谓压力重重。申请的重任落在了申请老师身上。
申请老师是与职业规划老师同时开展工作的,第一篇文书简历在12年10月就完成了。考虑到学生申请的专业背景,将简历的制作风格定位成言简意赅形,简历不追求详尽,但求清晰明了。在接下来的第一封信的写作过程中,申请老师和职业规划老师遇到了同样的难题,第一封信要想写的好,需要和学生的意向专业相挂钩。学生定出课题是在13年3月,因此第一封信13年4月才完成。由于学生结婚并参加了工作,文书的推进一直非常缓慢。因为百利天下的申请是全程透明的,每一步学生都是主人翁,需要学生的认可和点头之后才会进行下一步。
面对文书进展缓慢的情况,申请老师每周都和学生以及学生的家长进行沟通,告诉学生和家长申请的紧急性,保证学生和家长的知情权。督促学生不要拖沓要抓紧时间。终于在13年的10月初,研究计划书初稿出炉。文书老师看后判断计划书的初稿写的不好,给学生提出了详细具体的修改意见之后,让学生继续修改。文书老师认为时间固然非常紧张,但是即使这样文书的质量还是需要严格把关。只有高质量的文书才能一下打动教授,才能在套磁的晚期仍然申请到好的学校。学生也认可老师的心情,和老师确认了修改意见之后终于在10月29日文书定稿。
正是进入套磁阶段之后,一切就顺利了,学生在11月18日就顺利拿到了大阪大学的内诺。学生和老师一同松了一口气。
客户感言:
“其实在申请过程中,老师们都很好,是我自己有别的事情耽搁了,拖了很久才定校,才确定文书,即使时间紧张,老师们也从来不会敷衍了事,一样的要求严格。正是因为老师们的严格要求我才能顺利的在那么晚的的时间下拿到内诺。”其实,百利天下的老师一直都是将学生的申请当做自己的申请在做,无论在时间节点的把握还是学校选择已经文书写作上,我们追求的都是真真正正的为学生着想。
Z同学在百利天下留学服务团队的帮助下,以日语N2,托福80的成绩成功申请到大阪大学理论力学硕士的offer。